1、发改委: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宏观调控等。 商务部:负责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制定和实施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维护国内市场秩序,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2、法律分析:国家七大部委是指,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3、法律分析:七部委是国务院部级的七个部委的简称,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环保部等七部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4、杨成长说,当前,中国面临经济稳和社会稳的双重目标,要通过经济稳实现社会稳。
5、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包括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四个方面。
6、通知显示,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设立国家铁路局(副部级),为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国家局。
1、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政府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社会公平和福利:经济发展应该追求社会公平和福利的提升。
2、【答案】:经济因素是指企业在制定战略过程中须考虑的国内外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方面的因素。
3、企业进行环境分析时主要考虑的经济因素: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经济要素的性质、水平、结构、变动趋势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市场及自然等多个领域。
4、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的总量,也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3)通货膨胀率: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微观经济环境 微观经济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市场、产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
5、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要素成本 这是经济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包括了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生产要素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6、当前经济状况对企业的财务表现有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总体变化。其他经济因素包括税收水平、通货膨胀率、贸易平衡、汇率、失业率、利率、信贷投放和政府补贴等。 其他一般经济条件和趋势也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答案】: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质上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是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增加投资性支出等来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这其中,国债、税收和投资是财政调控的重要杠杆。
年。从1998年到2004年,我国共实行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这种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是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一种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是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调整税收等手段,来达到扩大总需求、带动社会投资增加、刺激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
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相关措施: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这次也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内容摘要: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经历了由从紧到积极,再到稳健,直到向中性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国债水平不合理限制了财政政策效果发挥,财政政策手段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仍存在财政冲突。
~2004 积极财政政策 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在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作用是:——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我国在过去三年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结构调整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政府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确保国民经济能够平稳且快速地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2、财政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增长的同时,把结构调整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保持适度的公共投资力度。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调节国家经济的两大手段。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我国近五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
4、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
5、②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是社会需求严重膨胀下应采取的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需求;③均衡性货币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状态下应采取的政策,其目的在于保持原有的货币供求平衡。(2)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是通胀风险和通缩风险并存的压力。
6、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1、第一,自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我国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了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引起了私人投资增长率的下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明显的。
2、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等。定性评价:评价方法从财政政策的目标和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定性评价考察政策的适应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因素。定量评价:这种评价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运用经济学等科学方法进行计量分析,评价财政政策的效果和绩效。
3、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目标应转变: 从调控和干预经济转变为托底和稳定社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是经济调控和干预。
4、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目前我国最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